经济透视
来源:
作者:
时间:2021-09-16
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始终离不开质量变革。
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,数字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,为质量变革带来了各种变数。这是机遇还是挑战?
9月,来自政府部门、企业、科研院所的嘉宾齐聚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“质量变革与数字赋能”论坛,围绕着数字化改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、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产权与质量变革、数字经济质量与价值问题、质量专业引领数字化转型等问题,碰撞出思想的火花。
数字时代下的质量
首席质量官,这是很多人对丁旭身份最好奇的地方。“这个岗位,其实是华为对质量的理解。”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质量官丁旭在论坛现场解释说。
质量优先、以质取胜……这类词汇,对于很多企业并不陌生。“默认的东西,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,质量就是如此。”丁旭说。
那么,华为是如何理解质量的呢?“在华为,质量是一种习惯,更是一种机制。不论是管理机制,还是奖惩机制,都有与质量相匹配的制度保障。”丁旭说。
不同的时代,质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。“我认为,质量有一个演变过程,随着人们对质量的认知、质量的保障不断提升,质量如今有了新的含义。”浙江大学社会学学部主任吴晓波说。
他认为,进入数字时代,价值的创造和实现,消费者的体验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,消费者能够更加精细地、颗粒化地体验品质。这意味着,过去经常是用户被动适应产品质量,而如今产品质量必须主动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。“这是数字时代才会实现的一个场景。”吴晓波说。
数字时代的质量,应该要树立更高的标杆。“我们理解的质量,分别是创新、品质和品牌,所对应的3个学习对象,分别是美国、德国和北欧,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鹏国说。
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
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化,又将为企业质量建设带来什么变化?这种变化是挑战还是机遇?海康威视就曾直面这个难题。
“我们拥有2.7万多件硬件产品,使用环境非常复杂,如中东的产品环境温度达70℃,俄罗斯的产品用在零下40℃以下等,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导入质量管理体系。”海康威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扬忠分享说,他们在企业质量变革中提出数智质量的管理模式,运用多维感知、感知智能、物联大数据等技术赋能,实现了产品质量和管理的精密管控。
全球供应链下的质量管理,是一个全新的课题。疫情之后,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、斯坦福大学
如本网所刊载稿件、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版权人来电、来函与本网联系。联系电话:0571-85061129